恰似那年我满心欢喜地抱着明月,一路小跑冲下婚礼红毯时,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的节奏。
1949 年的厦门,夏天热得极为反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气息。
阳光透过教堂那五彩斑斓的彩窗,在地面上投下一片片光斑,这些光斑仿佛有了生命,
如同灵动的溪流一般缓缓流淌,像极了此刻正顺着输液管,在我静脉里静静流动的药液。
牧师站在圣坛前,用拉丁语庄重地念诵着祝福词,那悠扬的声音在教堂内回荡。而我,
却在这神圣的时刻,目光被明月耳后那颗鲜艳的朱砂痣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发起呆来。
母亲曾经说过,那朱砂痣,是前世未流尽的血,带着神秘而又浪漫的色彩。
“你闻起来像海水。”洞房花烛夜,明月依偎在我耳畔,轻声低语,
那声音如同羽毛轻轻拂过我的心尖。我嘴角含笑,温柔地把脸埋进她的颈窝,那一刻,
咸涩的汗水混合着激动的泪水,悄然浸透了她洁白如雪的婚纱。窗外,台风正在肆虐,
狂风呼啸,棕榈树在风中剧烈摇晃,它们的影子映在纱帘上,疯狂舞动,
犹如一群在黑暗中肆意狂欢的鬼魅。而我们,在这狂风暴雨的夜晚,
就像两枚在汹涌激流中偶然相遇的贝壳,紧紧相拥,在彼此的怀抱里,
找到了那片最安全、最温暖的锚地,仿佛世间的一切风雨都与我们无关。然而,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如昙花一现。很快,逃亡的日子便如同一艘发霉的旧船舱,
将我们笼罩在无尽潮湿的阴影之中。我们一路漂泊,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唐人街,为了生计,
我们卖过春卷。狭小昏暗的店铺里,案板下有一个精心设置的暗格,里面藏着两本假护照,
那是我们在异国他乡继续逃亡的 “护身符”。每制作一个春卷,
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在旧金山的码头,我们当过苦力,
沉重的货物压在肩头,集装箱里时常回荡着同乡们思乡的哭喊。
那一声声饱含着思念与痛苦的呼喊,如同一把把尖锐的刀,刺痛着我们的心,
也让我们在这陌生而又残酷的世...
叶微希
著著著著著著
蝴蝶等花匠
爱收集邮票的飞鸟
馒头板凳
唏嘘
唏嘘
佚名
澄小苏
啊哈哈
霜霖序语